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麗水青田舒橋:籌集資金種白茶 村民搖身變股東

三月的大地春意盎然,麗水青田各地掀起春耕備耕熱潮。在該縣舒橋鄉道彭村的種植基地,村民正在忙著將白茶新苗栽種到田裡。

舒橋鄉道彭村是個偏遠村庄,去年10月,該村在外打拼的鄉賢助力家鄉發展,湊集資金120余萬元用於村庄建設。村庄變美了,環境變好了,可村民的收入卻一直提不上去。今年年初,這些鄉賢又再次商議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,帶領村民致富。最終,經商議決定,由他們出資發展白茶產業,讓“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”的故事在這裡復制。

“村民有了收入,村庄才能真正走上‘綠富美’的生態發展道路。”舒橋鄉道彭村村民委員會主任管發土告訴記者,今年,鄉賢們籌集了40余萬元資金,用來種植白茶。而15萬株白茶苗現在已經送給加入合作社的每位村民股東去種植了。

為了讓白茶產業更具規模,發展更為規范,他們在村裡除了建立了白茶種植基地,還成立了白茶種植合作社。同時,為了最大限度調動村民的積極性,讓更多的村民受益,他們還鼓勵村民加入合作社成為股東,由村民來負責基地的日常管護和種植工作。據了解,村民想要加入白茶種植合作社,可以通過土地入股的形式,或者直接購買股份的形式實現。

鄭國文是新加入白茶種植合作社的一員,他將自家閑置的20畝土地折合成60股股份入股合作社,成為一名股東。“我現在每個月去基地干活會有一份收入,等白茶上市有了收益,到時候合作社還會根據股份進行分紅。對於我來說,這是一件雙贏的好事。”鄭國文說,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后,不僅土地利用率高了,經濟效益也更高了。

據介紹,道彭村的土地多以種植傳統作物為主,以稻谷為例,一年隻能種一季,每畝收入不超過1500元。如今種植白茶,兩年就可以採摘,每畝收入可達5000元,是原來種植稻谷收入的三倍多。

不僅如此,白茶種植合作社的股東們還約定,每年通過白茶產生的收益,他們會拿出30%的利潤分給村集體,用於村庄建設以及公益事業,真正讓村庄變得更美麗,讓老百姓錢袋子更鼓。

“合作社+基地+農戶的模式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模式,值得其他村庄學習。”舒橋鄉副鄉長饒勇飛表示,接下去,該鄉也會給予道彭村在政策、技術上的扶持。同時結合實際情況,選取幾個有條件的村進行模式推廣,壯大各村集體經濟。(章一聰)